欢迎来到 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 官网!  
联系我们

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

地址:  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

电话:  0311-87155488

路线:  市内乘坐6路/12路/33路/43路/73路到医大一院站下车

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
发布时间:2013-09-04 16:00
 

绝大多数的精神病患者是生活在家庭或者社区之中的,就要考虑这一部分患者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,尤其是自食其力,减少社会和家人的照料和负担。根据患病缓急以及住院时间长短情况,针对每类病人要有不同的治疗原则。

一、一般原则:

1、定期门诊随访,坚持服药

2、生活饮食规律,根据情况,适当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

3、坚持户外活动,建议每天1-2次,每次20-40分钟

4、培养兴趣爱好

5、尝试多与人交往沟通

6、学会一些生活技能,以便参加工作,自食其力。

二、急性期住院病人康复后的社会适应问题:

1、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。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容易自卑,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,害怕与人接触,这对于融入社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。要不断树立他们的信心,可先从家人开始接触再慢慢锻炼他们与邻居、一般人接触。

2、发现错误观念并及时纠正。就拿害怕被人瞧不起这观念来说,作为家属很多人也有这些顾虑,害怕被别人取笑。但应该认识到精神病就像感冒、肺炎、肝病等其他器质性疾病一样,每个人都有可能得,只不过是发病部位不一样而已,要用理性的思维想问题,纠正自己。还有因为疾病的原因,患者出现思维紊乱、幻觉妄想,家属应耐心和患者沟通,是疾病导致的而非真实发生,逐渐让患者接受自己的疾病,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。

3、总结经验。要总结、反省自己疾病过程中的有关影响因素,找出自己能够改变或者克服的因素,减少或避免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诱发疾病的可能性。

三、慢性病人康复后的社会适应问题:这类病人要侧重于生活技能的提高。例如:

1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并督促完成。很多病人因为疾病本身或者药物副作用因素的影响,生活懒散、行为退缩,因而特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条例化的管理来督促他们。

2、适当的社交活动。组织一些病人间的联谊或者集体活动,学会如何与人交往,减少孤独、退缩,提高对生活的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交流。

3、训练病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的能力。比如:去商店购物、去市场买菜、帮忙收拾家务等等。

总之,精神病患者的恢复不是静养,而要多走出自己的圈子,注重生活技能和适应能力的提高。

地址: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

门诊:0311-87155488

预约: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”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

乘车:市内乘坐6路/12路/33路/43路/73路到医大一院站下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