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
地址: 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
电话: 0311-87155488
路线: 市内乘坐6路/12路/33路/43路/73路到医大一院站下车
干预抑郁症患者自杀,最关键的是判断患者何时最有可能自杀。
自杀分三个步骤:自杀意念、自杀企图、自杀实施。几乎每个抑郁症患者都会有意念和企图,但要走到实施这一步,还需要客观条件。
依据抑郁症临床症状表现,医学上把抑郁症分类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。轻度抑郁症患者心境低落,兴趣和愉快感丧失,容易疲劳,多思多虑,自卑消极,无缘无故出现多种躯体不适;到了中度,还会追加脑功能阻滞和精神运动性阻滞,患者感到自己大脑思维功能、行动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,不敢见人,人际交往发生障碍;到了重度,患者情绪极为抑郁,已无法感知喜怒哀乐,思维动作严重迟缓,语速慢,语音低,语量少,应答迟钝,严重者可呈木僵状态。一天之内,经常不言不语,不动不吃。
那么,是不是重度抑郁症自杀危险最大?
不是。这正是抑郁症的独特之处:抑郁症患者自杀,往往发生在从轻度向中度恶化,以及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阶段。真正的重度患者不会自杀。
原因是,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特点是,先改善患者的动力,后改善患者的情绪。自杀要具备两个条件,即自杀的意愿和执行的动力。重度患者往往大脑一片空白、体力不支,不具备自杀能力;而药物一旦起效,患者大脑的抑制先得以解除(有了动力),可是情绪的好转要落后一周(自杀意念还在),自杀往往在这一阶段发生。
也许患者再坚持一两天,就能挣脱黑暗,迎来光明。但是,他看不见曙光在前,放弃在最后一刻,功亏一篑,让人扼腕叹息!
干预自杀,就要学会识别患者从轻度向中度恶化、尤其是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关口。在这两个时段,要把病人看好,最好寸步不离。一旦出现闪失,后悔莫及!
地址: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
门诊:0311-87155488
预约: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”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
乘车:市内乘坐6路/12路/33路/43路/73路到医大一院站下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