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
地址: 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
电话: 0311-87155488
路线: 市内乘坐6路/12路/33路/43路/73路到医大一院站下车
灾难过后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,在心理治疗中我们要坚持“痛”、“通”原则。医学上说“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”,意指人体气血淤积不畅,阻碍了正常活动因而致痛;这里的“痛”表现为由于在灾害中受到创伤造成精神烦恼与心理紊乱,以及由情绪障碍与人格变态导致的神经症,它对人的正常情绪及工作生活带来干扰,甚至使人产生心理危机与精神崩溃;“通”则是指通过心理干预,促使人精神烦恼的缓解及变态行为的矫正。
心理干预的实施者要做到以下几方面:
一是要了解受灾群众的痛苦所在。全面、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,并给予其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。以此给受灾者极大的精神解脱,使他们感到由衷的舒畅,进而强化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。宣泄还是心理干预者了解患者心理不适与精神障碍的重要条件,它可以增进干预双方的理解,使二者建立起有效的感情沟通。这是克服心理不适与障碍的关键;
二是让群众面对灾难和现实。灾难已经发生,唯有做好日后的打算才是最重要,鼓励受灾群众坚强面对困难,在安慰的同时要不断给予他们希望,继续今后的生活。
三是找出群众心理障碍的症结。在找到症结的基础上冷静分析痛苦的主客观原因,运用思考停止、眼动脱敏、格式塔技术等方法帮助应激障碍者分清灾难与现实,最终使其回归现实。
四、有规律地进行心理干预。要逐渐减少高强度干预的次数,拉长间隔的时间,给受灾者心理上的缓释,从而打通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结,使患者从封闭的充满悲愤的内心世界的生活中更加理智地接受事实,在一定程度上解脱压抑心情。
当然,患者自身的心理通畅是精神整合的关键,因此在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,要注意激发患者自身的调节能力。患者自身应不断运用清除思绪、“白日梦”法、肌肉放松、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疗法重建健康心理。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一般病症并不严重,只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,是很好恢复的。针对整个受灾群体和参加救灾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,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,能够防止或减轻灾害后的不良心理社会反应和精神疾病发生,对于受难者的心理重建,圆满处理善后事宜,乃至灾害后的社会整合具有重要意义。地址:石家庄市东岗路89号
门诊:0311-87155488
预约: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”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
乘车:市内乘坐6路/12路/33路/43路/73路到医大一院站下车